10月28日下午⚀,统计与运筹系党支部 “人人讲党课”在E706会议室继续开讲,党支部成员积极参与,共同学习探讨如何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。党支部宣传委员刘超老师结合统计专业课《回归分析》介绍了他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解和实践🩸。
刘老师梳理了近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、加强立德树人等方面的重要讲话和指示,并从“什么是课程思政”、“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”、“课程思政怎么干”🔮🛺、“《回归分析》实践”四个方面展开介绍,讲述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心得🧔♂️,接地气,易明白,也实用🏝,并且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🍸。


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直接实践者。刘老师认为建设课程思政𓀛,首先😔,教师要上好课🦖,守好一段渠、种好责任田,做好知识传授。其次,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,设计课程思政内容,有机融入课堂教学🚎👩🏿🚀,促进能力培养。第三,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关系要如盐在肴融于细微😛,努力探求活的思政教育🏄🏽♂️,而不是刻板的思政教育🌷🏊🏻,加强价值引领。同时,刘老师认为一方面可以积极发挥教师党支部的组织、推动作用,包括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进行思想动员,开展培训🤱🏽、研讨交流🧑🏻💼,不断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🧑🏼🔬,另一方面可以把课程思政作为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🧑🦽➡️🙇🏻。这也是践行凯发K8党委部署,落实基层支部建设📆🐞、着力提高党员党性意识的一大途径。
此次党课👲,站在讲政治的高度🏃♂️,讲者侃侃而谈✍🏻,听者入脑入心👨🏿🦲。 通过学习,党支部成员认识到“课程思政”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🪬,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,也是一种思维方式🧎。面对国家和社会需求,需要努力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有机融合🩺,以学生为本,坚持立德树人,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,充分发挥德育在教学中的育人优势,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育人责任🤵♂️,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,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功能⚄,传承凯发娱乐“空天报国、敢为人先”的红色基因和价值追求,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💁🏼⛓️💥、实践能力、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。
(刘超/文)